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中西醫如何防治異位性皮膚炎:

在門診常看到一些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及大人來門診求診,他們這些病人都曾看過西醫的皮膚科及過敏科的治療,但只能夠得到暫時性的緩解,一直無法根治,所以前來求診看中醫是否能夠幫的上忙,這方面的病人我常以中醫的內服藥及外洗中藥耐心的給病人治療,往往需要2~3個月的治療才能讓病人穩定,其過程相當困難,病人要相當配合才能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病人常問相同的問題,所以本人藉此機會向大家詳細敘述有關中西醫如何防治異位性皮膚炎的方法,與大家分享:
Ⅰ、西醫的看法:
一、異位性皮膚炎的定義:
異位性皮膚炎是指一種反覆發生的搔癢性皮膚炎,常與遺傳有關,是嬰兒期及小兒期最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約占小兒人口的3~5%。60%的病人會在第一年發病,30%的病人在1~5歲間發病。氣喘病童合併有異位性皮膚炎約為20 %。約有一半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會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的發作。大部份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或其家人會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皮疹,我們稱為異位性體質。
二、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的條件必須符合下列敘述三項或三項以上:
1.皮膚搔癢。
2.典型的皮膚症狀(濕疹樣皮膚炎或苔癬化皮膚炎)及位置(嬰幼兒大多在臉部及身體的伸側,成人大多在關節的屈側)。
3.慢性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皮膚炎(一般指超過6個月以上)。
4.個人或家族成員有異位性體質(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乾草熱、或異位性皮膚炎等)。

三、病理機轉是個謎,至今尚未清楚,但是我們可以確認的部分包括:
1.皮膚角質層防禦功能失常:
造成皮膚水分大量散失、各種過敏原及化學物質容易穿透皮膚,更容易使皮膚產生過敏或發炎反應。
2.皮膚脂質變性:異位性皮膚的脂質,在質與量上都大量不足。包括必須脂肪酸代謝異常及建構角質層細胞的粘合劑Ceramide大幅減少,使皮膚更脆弱、更乾燥、又會引起某些炎症反應。
3.免疫功能的改變:過敏原容易穿透皮膚引發免疫反應。

四、癢是異位性皮膚炎最主要的特徵之一,由於此皮膚病病灶的型態與分佈會隨年齡而變遷,臨床尚可分為三期。
1.嬰兒期:
大多數異位性皮膚炎開始發作在嬰兒期,通常為二至三月大時開始發病,持續約二至三年左右。部位多半在臉部雙頰、前額部及頭皮部。最常見的症狀是冬季時兩頰的皮膚變得乾燥、發紅、脫皮,但嘴巴和鼻子周圍的皮膚是正常的。紅疹往往會造成小嬰兒的不安、躁動、不易入睡。少數的病童症狀發生在膝膕窩、皮膚皺摺處。這段期間的異位性皮膚炎通常是一個慢性的病程,病情時好時壞,約50%會在一歲半之前痊癒,另外一半的病情則會延續至兒童期。以匍匐爬行後,病變可以擴展至四肢的伸側與手腕。
2.小兒期:
呈現出 「癢疹型」或「苔蘚化」慢性濕疹的變化,主要出現於手肘窩、膝窩、頸部與手足關節等,對稱分佈。小朋友癢的時候搔抓患部,造成患部溼疹的更加惡化,往往成為一個惡性循環:越癢越抓、越抓越癢!其他會加重病情的因子包括:冷、熱、乾燥的空氣、情緒、壓力的刺激等。大部份病人在10至12歲前慢慢痊癒消退,僅少部份病人持續至成人期。
3.青年期與成人期:
通常在青春期開始的時候出現,或許和荷爾蒙的改變和青春期的壓力有關。平時多半呈慢性濕疹性變化,好發於手肘窩、膝窩、頸項、前胸部、手腕、足關節等處,此型病人通常在30歲以前可痊癒。皮膚表現的型態有下列幾種:
1.四肢屈側的皮膚炎
2.手部溼疹
3.眼睛周圍的溼疹
4.肛門及生殖器周圍的慢性皮膚炎
如果有以上幾種皮膚表現久而不癒,一定要注意:是不是異位性體質作祟祟?
五、疾病惡化時之急性期處理
藥物療法:
1.口服藥物
(1)口服抗組織胺:
口服抗組織胺大多可有效控制搔癢,並且相當安全,是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治療藥物,有些孩子甚至必須長期服藥,再逐漸減少藥量才能有好的控制。在治療上醫師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家長不給孩子吃藥,只是不斷的擦藥膏,反而是一種捨本逐末的辦法,不但治不好,長期擦藥對皮膚更是一種負擔。
(2)口服抗生素:在有合併細菌感染時,則必須同時使用抗生素。許多家長會自行停藥或不敢給孩子吃藥,反而使病情惡化或不斷反覆發作。
(3)口服類固醇:只用於嚴重的急性期,會有快速的改善;但長期使用副作用大,因此異位性皮膚炎一般不需使用口服類固醇作長期的控制。
2.按醫師指示在不同部位依嚴重程度適當使用外用藥膏
外用藥膏以類固醇類藥膏為主,藥膏的強弱會因皮膚問題的嚴重度,患者年齡,病灶部位之不同而調整,請依醫師指示使用。類固醇藥膏具有消炎、止癢及血管收縮作用,已知的不良反應有皮膚萎縮、皮膚色素脫落、青春痘等。有些家長不敢使用類固醇類藥膏的觀念是錯誤的,反而會延誤病情;有些家長則是自行買藥,根本不知藥物的強弱及使用方法,反而擦出許多後遺症。類固醇類藥膏跟其他所有藥物一樣,在醫師指示下正確的使用,是有效而安全的,併發症都是由於使用方法錯誤而會造成,但因害怕併發症而不敢使用,反而是因噎廢食,反而會使病情惡化。服用口服,有時合併局部用藥。

以上為所有患者都必須注意的事項,至於嚴重反覆發作的孩子,醫師會建議作進一步的檢查以找出較重要的過敏原。這些檢查包括特異性IgE抗體(抽血檢查)、過敏性皮膚試驗(針刺檢查)、貼布試驗等;如果能找到一些重要的過敏原,醫師會另外告知預防的方法。但家長應了解這些皮膚試驗仍有許多假陽性,或假陰性反應,結果並不完全可靠,只能作參考用,並不代表根據這些試驗結果作防範,孩子就一定能得到完全的治癒。此外,針對過敏原打減敏感的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們大多沒有幫助,有些甚至會惡化,因此一般不建議使用。

Ⅱ、中醫的看法:
異位性皮膚炎,中醫以其發作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名稱:生在面部的稱「面遊風」、生在膝彎、肘彎的稱「四彎風」,生在全身的稱「風疹」……。雖然名稱不同,但治法相似。
中醫對於本病致病原因的看法主要有四:
1.先天稟賦不良:
患者的皮膚結構在母體內形成時,因欠缺某種營養,造成本病發病的基本因素,具有此種體質的人,一旦受到外界相應因素干擾時,即可導致發病或病情加重。
2.濕熱內蘊:
孕婦在懷孕期間,過食海鮮,或牛羊肉等辛辣食品,以致脾運不良,積濕生熱,久之造成濕熱內蘊,影響胎兒,構成發病原因。
3.飲食不節:
有些患兒失天營養偏差,體質素弱,又後天飲食偏差,嗜吃海鮮或一些高熱量食品,誘發本病。
4.外邪侵襲:
台灣氣候冷熱無常,一些皮膚結構不良的患者,難以適應急劇變化的氣溫,壅瘀皮膚而發病。

由此可知本病病因複雜,常是幾種因素交叉綜合而形成。因此,在臨床上必須結合病因、體質、辨症與辨病四個特點,才能獲得標本並治的效果。一般來說,下列三個類型最為常見。
1.濕熱內蘊型:
常用的處方為消風導赤散或消風散加減。
2.陰虛血燥型:
治療宜滋陰、養血、潤燥為主,常用的處方為地黃飲子加減。
3.脾虛濕盛型:
治療宜健脾、祛濕、驅風為主,常用的處方為化濕湯加減。

上列三種類型,若伴發鼻過敏者可配合針灸治療,如上星、印堂、迎香、合谷等穴;若伴發蕁痲疹者可取曲池、合谷、血海、三陰交等穴。
另外,在服藥期間絕大多數須忌吃魚、蝦、蟹、花枝、墨魚等海味食品;亦有部分患者不可喝牛奶,吃雞蛋;若為濕熱或陰虛型患者,在服藥期間或癒後短時期內勿吃煎烤、油炸等燥熱性食品。

嬰幼兒為純陽之體,用藥切忌大熱大補之品,以免熱助其熱。孩童期久病脾虛,治療藥物有「清熱利濕」之劑如:生地黃、薄荷、白蘚皮等,可以涼血清熱,袪濕止癢;「健脾除濕」之劑如蒼朮、茯苓、澤瀉等,有健脾燥濕及淡滲利濕的作用;至於有「陰虛血燥」者可用熱地黃、當歸、玄參、丹皮等藥物來達到滋陰養血潤燥的作用,除了內服藥外,又可用地膚子、白蘚皮、蛇床子、晚蠶紗等藥,煎湯外洗來減輕皮膚的傷口發炎及止癢,這樣可以加強治療的效果,不過飲食的控制也很重要,少吃牛奶、蛋、海鮮、醃燻、罐頭食物,含人工色素的果汁、糖果、竹筍、香菇等。及居家生活中過敏原的去除,仍然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如果患者對於本疾病有基本的認識再加上適當的中藥治療,通常可以得到良好的療效,早期有效治療,能穩定病情,增加青春期後痊癒的機會。

本人的經驗,剛初期可以配合西藥的內服及外敷藥同時配合中藥消風散加減服用,等1~2個星期之後,病人的病況較為穩定之後,可以逐漸減量或停用西藥,病人的皮膚如果不是很癢,外敷及內服的西藥就自然要逐漸減少,在治療的過程病人常因外面的氣候、溼度、飲用的食物等,常會影響到病狀的起伏,特別是有些食物必須絕對禁忌,特別是魚類(帶魚、黃魚、鱔魚、鰻魚、墨魚、章魚)、貝殼類(蝦、蟹、牡蠣、海蛤、蚌蛤)、甲魚、肉類(雞、鵝、羊、牛、豬頭肉)、蕈類(香蕈、蘑菇)、以及大蒜、洋蔥、韭菜、蕃茄、辣椒、黃瓜、泡菜、花椒、茴香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