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骨質疏鬆症的民間療效驗方參考

骨質疏鬆症的民間療效驗方參考

這篇文章由柯小姐提供,從它的藥材組成,依本人的看法對骨質疏鬆症的病人應有所幫助,故將其摘錄供大家參考:
雞腳棗參湯治骨質疏鬆、軟骨磨損 療效可以預期。
病症:骨質疏鬆、雙腳無力、軟骨磨損不良於行者。
藥材:雞腳 10隻、紅棗7個、高麗參 7 片。
用法:將上述藥材加水蓋過藥材,用電鍋慢燉至雞腳爛透為止,隨即將浮油撈去,趁熱喝湯,一帖可分幾次食用。
患有骨質疏鬆症者,從X 光片中,很容易可以看出骨質出現很多的小孔洞。然而根據專家研究,骨質疏鬆症骨頭的組成比率並沒有明顯的改變,只不過是骨量全體變得比原先要少。
患有骨質疏鬆症者,長期下來會有腰部、背部、骨頭的酸痛;這種疼痛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至於是什麼時候開始疼痛,患者也不會記得很清楚,這種酸痛通常是在同一個姿勢太久,比如坐太久或站太久之後,就會感到酸痛。
究竟為什麼會有骨質流失的現象,迄今並無定論,不過依個人之研究,大概因造血、造髓、造骨的功能退化有關,與鈣質補充量之不足也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在臨床的報告中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另一個嚴重的副作用就是,稍一不慎,遇有滑跤、跌倒,就非常容易造成骨折,而這時候的骨折更不容易治癒、復原。
因此,中年人在未罹患骨質疏鬆症之前即應盡早「存骨本」,而銀髮族更需要適時補充鈣質。喝牛奶、吃奶製品固然是很好的補充方法,但偶爾吃「雞腳棗參湯」可以補其不足。
「雞腳棗參湯」組成材料為;雞腳十隻、紅棗七個、高麗片七片。
做法非常簡單,首先將雞腳洗淨(土雞或肉雞均可,不過仍以土雞為佳),將雞腳於開水中川燙後,在粘板上用刀背拍破骨頭,連同紅棗與高麗參,放入大碗公或不鏽鋼鍋中,加水淹過所有材料,放在電鍋中慢慢燉,燉至雞腳爛透為止,隨即將浮油撈去,趁熱吃肉喝湯,一帖可分二天吃,剛開始每周至少吃三帖,一個月後,每周吃一帖即可,不出二個月軟骨、骨本必定會補充進來。
對於膽固醇太高者,可以不吃肉,則膽固醇就不會太高。本方對雙腳無力、軟骨磨損不良於行者,食用兩次之後,就可慢慢看出療效。
(選自長青資訊社出版之小偏方治大病)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我們如何才能改變人生的深度與廣度

我們如何才能改變人生的深度與廣度
這篇文章是由小姐E-MAIL給我,我覺得很有人生的哲理,故將其內容摘錄與大家分享:
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餘地于人,留些口德于己;
責人不必苛盡,留三分餘地于人,留些肚量于己;
才能不必傲盡,留三分餘地于人,留些內涵于己;
鋒芒不必露盡,留三分餘地于人,留些收斂于己;
有功不必邀盡,留三分餘地于人,留些謙讓于己;
得理不必搶盡,留三分餘地于人,留些寬容于己;
得寵不必恃盡,留三分餘地于人,留些后路于己;
氣勢不必倚盡,留三分餘地于人,留些濃道于己;
富貴不必享盡,留三分餘地于人,留些福擇于己;
凡事不必做盡,留三分餘地于人,留些余德于己。
面對失敗和挫折,一笑而過是一種樂觀自信,然後重振旗鼓,這是一種勇氣心。面對誤解和仇恨,一笑而過是一種坦然寬容,然後保持本色,這是一種達觀心。
面對讚揚和激勵,一笑而過是一種謙虛清醒,然後不斷進取,這是
一種力量心。
面對煩惱和憂愁,一笑而過是一種平和釋然,然後努力化解,這是一種境界心。
用心寫一個家字︰一筆一劃,點撇橫捺,正好十筆,必得十全十美,
才寫出一個圓滿。
用情寫一個家字︰游子千裡,總有牽掛,經經緯緯,編織一生涼熱,
才寫好一個思念。
用日子寫一個家字︰淡飯粗茶,酸甜苦辣,和美是暖,經過四季寒
暑的心情日子,才寫好一個春天。
人生八寶:
1、結交兩個好友,運動場,圖書館
2、配備兩個醫生,運動,樂觀;
3、練好兩項本事,做人,做事;
4、多吃兩樣東西,吃虧,吃苦;
5、構建兩個支柱,人文知識,科學素養;
6、追求兩個一致,興趣和事業一致,愛情和婚姻一致;
7、記住兩個秘訣,健康秘訣在早上,成功秘訣在晚上;
8、爭取兩個極致,把潛力發揮到極致,把生命延續到極致﹗﹗
生活三寶:
大自然三寶︰陽光、空氣、水。
說話的三寶︰請、謝謝、對不起。
處世的三寶︰謙虛、禮貌、贊嘆。
修養的三寶︰安靜、慈祥、沉穩。
家庭的三寶︰歡喜、幽默、體貼。
齊家的三寶︰和氣、和樂、和平。
飲食的三寶︰均衡、節制、感恩。
健康的三寶︰步行、少欲、氣和。
睡眠的三寶︰要放下、不妄想、吉祥臥。
旅行的三寶︰增廣見聞、安全歡喜、簡樸節用。
理財的三寶︰確立預算、開源節流、勤儉正當。
學問的三寶︰活用、廣博、實在。
治學的三寶︰勤讀、勤寫、勤思。
學習的三寶︰傾聽、接受、思維。
交友的三寶︰誠信、正直、貢獻。
人心的三寶︰真實、善良、寬容 面對失敗和挫折。
一笑而過是一種樂觀自信,然後重振旗鼓,這是一種勇氣心。
哭,並不代表我屈服;退一步,並不象徵我認輸;
放手,並不表示我放棄;微笑,並不意味我快樂﹗
我們總喜歡去驗証別人對我們許下的諾言,卻很少去驗証自己給自己許下的諾言。
走向最遠的方向──哪怕前路迷茫;
抱著最大的希望──哪怕山窮水盡;
堅持最強的意志──哪怕刀山火海;
做好最壞的打算──哪怕從頭再來。
別和我談理想,戒了 ﹗
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已經得到的,更要珍惜;
屬于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留著回憶;
想要得到的,必須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好好愛惜自己﹗
去一個地方,想念一個地方,都是因為那裡的人,而不是那裡的風景,一個城市會跟自己聯繫起來,也是因為那裡有和自己相同的人,有你放不下的人,很多時候,我喜歡了別人,她卻不知道;更多時候,我傷害了別人,我卻不知道。喜歡,是淡淡的愛;愛,是深深的喜歡……
做錯了──改正一下;傷心了──痛哭一下;厭倦了──回望一下;活累了──休息一下;絕望了──無奈一下。
在愛情沒開始以前,你永遠想像不出會那樣地愛一個人;
在愛情沒結束以前,你永遠想像不出那樣的愛也會消失;
在愛情被忘卻以前,你永遠想像不出那樣刻骨銘心的愛也會只留淡淡痕跡;在愛情重新開始以前,你永遠想像不出還能再一次找到那樣的愛情。無論我在那裡,我離你只有一個轉身的距離。
孤獨時,寂寞做伴……時間可以篩選出真正留意的人……
在愛的世界裡,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
愛,就大聲說出來,因為你永遠都不會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戀愛就像口香糖,時間長了會平淡無味,覺得平淡了就想放棄,而無論丟在什麼地方,都會留下難以抹去的痕跡。最浪漫的三個字,不是“我愛你”,而是“在一起”。因為想一個人而寂寞,因為愛一個人而溫柔;因為有一個夢而執著,因為等一個人而折磨;想去履行曾經的諾言.....
讀了這一篇很有意涵的好文章,但卻不知道是誰寫的,總而言之非常感謝寫這篇文章的作者。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陳立夫先生推動「立夫獎」與中國醫藥國際化

陳立夫先生推動「立夫獎」與中國醫藥國際化
Ι、 推動「立夫獎」的真正意義與經過----張成國述
本人向立夫先生連續進言七年,立夫先生於他九十歲生日時終於決定成立立夫文教基金會,推動頒發「立夫獎」,為什麼我要鼓勵立夫先生成立「立夫獎」,因為西方醫學有諾貝爾醫學獎,主要獎勵對西方醫學研究有貢獻的學者專家,但不包括中醫、中藥,所以東方必須成立一個獎,以鼓勵全世界研究中醫中藥的學者專家。因為陳立夫先生一生對中醫藥的推動與發展貢獻很大,如果台灣最近五十年沒有立夫先生的幫忙,那中國醫藥大學及中醫藥的發展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所以以「立夫」為名成立「立夫獎」是有很大的意義及紀念價值。推動「立夫獎」本人認為主要有三個意義:
(一) 「立夫獎」每兩年頒發一次,每人得獎獎金新台幣60萬元。從國際間遴選在中醫、中藥、針灸的領域裡,研究成果最突出的各一人,每位得獎人需來台灣領獎,並在台灣北、中、南對醫藥界作三次有關他們得獎的主要內容的特別演講,讓台灣醫藥界能同時了解及洞察世界最近兩年有關中醫藥及針灸學術研究的相關最新資訊動態,已由哈鴻潛教授負責推動數屆。
(二)「著作獎」每兩年頒發一次,從世界最近兩年有關中醫、中藥、針灸的最佳著作中各選一名,未得獎者其所提供之著作一律不退還,由基金會收集、整理、存放圖書館內,供台灣醫界借讀,讓台灣中西醫藥界能了解全世界最近有關中醫、中藥、針灸的相關最新著作訊息,已由王廷輔院長負責推動多年。
(三)中國醫藥大學及台灣中醫藥界所研發出來的中醫藥相關的生技產品,可以透過國際間「立夫獎」得主的合作與推薦,將台灣所研發出來的生技產品行銷到全世界,並將所得的部份利潤提供給「立夫獎」的得獎者作為中醫藥的研究發展基金,如此才能使中醫藥真正國際化。「立夫獎」的推動,可說是台灣中醫藥國際化的橋樑,今雖已轟動舉辦過幾屆,但如今已面臨瓶頸,希望我們能全力協助繼續推動。
陳立夫先生多年來倡導「中醫現代化、中西醫一元化」,晚年又積極推動「中醫藥國際化」,其中最具代表性者就是設立了「立夫中醫藥學術獎」和創辦了「立夫國際中醫學院(歐洲)」。在推動成立「立夫獎」的過程中,過程相當的艱辛,當時只有老師黃維三教授、王惟教授、哈鴻潛教授、王廷輔院長相當支持外,其他人卻冷嘲熱諷說有誰會來領這個獎,回想當初立夫先生派我與哈鴻潛教授分別前往日本拜訪日本中醫大老大塚恭男、矢數道明教授及韓國慶熙大學校總長(創辦人)趙永植先生,沒有想到他們都非常支持這個獎的設立與推動,後來哈鴻潛教授也親自拜訪中國大陸的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研究所教授李經緯、及北大醫學部韓濟生教授、陳可冀、蕭培根等教授也得到他們的支持,所以在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才能順利正式宣布設立「立夫中醫藥學術獎」。
希望藉此獎項,能促進中醫藥的研究發展,提升中醫藥的國際地位、加速中醫現代化,以達成陳立夫先生「增進人類健康福祉」的理想和心願。
Π、實際推動情形由哈鴻潛教授撰述
前董事長陳立夫先生多年來倡導「中醫現代化、中西醫一元化」,在中醫教育、研究和醫療服務各層面均已獲致很大成就。晚年又積極推動「中醫藥國際化」。其中最具代表性者就是設立了「立夫中醫藥學術獎」和創辦了「立夫國際中醫學院(歐洲)」。
一、立夫中醫藥學術獎
「立夫中醫藥學術獎」是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與其所設立之立夫中醫藥學術獎委員會,為了促進中醫藥研究發展、獎勵國內外對中醫藥研究有傑出貢獻者,設立的一個國際性的中醫藥學術獎。希望藉此獎項,促進中醫藥的研究發展,提升中醫藥的國際地位、加速中醫現代化,以達成陳立夫先生「增進人類健康福祉」的理想和心願。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在台中舉辦第七屆國際東洋醫學會開幕式上正式宣布「立夫中醫藥學術獎」之設立,是中醫藥發展史上重要一頁。立夫中醫藥學術獎不受國籍種族之限制,舉凡世界各國家地區從事中醫藥學研究有卓越成就、有重要著作或創新發明者,均為獎勵之對象。遴選程序依據「立夫中醫藥學術獎設置辦法」及「候選人提名及評審作業要點」辦理。係經由提名、候選、評審、複審、核定等程序決定獲獎人。台灣地區候選人之提名由台灣公私立大專院校或學術研究機關推薦。其他國家、地區之候選人委由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歐洲、北美洲各國家地區立夫中醫藥學術獎委員會提名,推薦研究中醫、中藥及針灸有成就的科學家候選,也選出國際級的學者榮膺此獎。
由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歐美各國家地區遴聘之審議委員分別就各候選人之著作及發明予以評審,評審委員會議輪流由各國家及地區立夫中醫藥學術獎委員會主辦。第一、二屆在台北、第三屆在中國北京、第四屆在日本京都、第五屆在韓國漢城(首爾)舉行。評審過後推薦候選人,再經立夫中醫藥學術獎委員會複審,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董事會核定通過獲獎人。每位獲獎人獲頒獎座一座及獎金新台幣六十萬元。立夫中醫藥學術獎自一九九二年創立以來已頒發五屆,其中,第一屆至第四屆係於立夫先生生前頒發。第一屆於一九九四年三月十七日;第二屆於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在台北市立國立中央圖書館國際廳;第三屆於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九日在台北市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第四屆於二零零零年四月二十三日在中國醫藥學院;第五屆在二零零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在台大醫學院舉行頒獎典禮。
第一屆獲獎人三位:
1.中醫學獎 陳可冀(中國大陸)
2.中藥學獎 李國雄(台灣—美國)
3.針灸學獎 韓濟生(中國大陸)
第二屆獲獎人四位:
1.中醫學獎 寺澤捷年(日本)
2.中藥學獎 難波恆雄(日本)
中藥學獎 木村正康(日本)
3.針灸學獎 Sven Andersson(瑞典)
第三屆獲獎人三位:
1.中醫學獎 尚天裕(中國大陸)
2.中藥學獎 蕭培根(中國大陸)
3.針灸學獎 Bruce Pomeranz(加拿大)
第四屆獲獎人五位:
1.中醫學獎 柳基遠(中國大陸)
2.中藥學獎 山田陽城(日本)
中藥學獎 陳介甫(台灣)
3.針灸學獎 David J.Mayer(美國)
針灸學獎 朱麗霞(中國大陸)
第五屆獲選人二位:
1.中醫學獎 沈自尹(中國大陸)
2.中藥學獎 鄧哲明(台灣)
每屆頒獎後舉行「立夫中醫藥學術獎演講會」。獲獎人均為各該領域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實至名歸。由於本獎堅守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遴選、審查的過程嚴謹,獲得各國中醫藥學術界的認同和支持,以蔚為「中醫藥的諾貝爾獎」。
二、立夫國際中醫學院(歐洲)
立夫國際中醫學院(歐洲)Li Fu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 (Europe) Germany )設校,這也是歐洲第一所中醫學院。中國醫藥學院與德國中醫研究所於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在台中簽訂合約書,同意在福萊堡市建立「立夫國際中醫學院(歐洲)」,為德國及歐盟國家提供一所大學水準,以中醫藥學生、研究人員及臨床醫師為對象之中醫教育訓練機構。設校之目的主要係以中醫藥之國際化及提高海外之中醫藥水準為目標。
中國醫藥學院前董事長陳立夫先生以九十九歲之高齡,長途跋涉,親自前往德國,出席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二日在Freiburg市舉辦之「立夫國際中醫學院(歐洲)開校學術研討會」(The Opening symposium of Lifu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 (LICCM) Europe)。是歐洲發展傳統中醫藥歷史上一大盛事。研討會於六月二十二日下午三至六時在福萊堡市中心一棟有五百年歷史的Historishes Kaufhaus舉行。市長Ralf Bohm博士親自來參加盛會,並在開幕典禮上致詞,歡迎立夫國際中醫學院在該市設校。陳立夫先生贈送校名題字,並捐款給立夫國際中醫學院,共襄盛舉,由德國中醫研究所所長及立夫國際中醫學院董事長施百克教授(Prof. Dr. Claus C. Shnorrenberger) 代表接受。
研討會有來自法國、捷克、德國、香港、瑞典、丹麥、台灣等國家地區的學者做學術演講。在此節錄陳立夫先生在研討會上的致詞,以了解陳立夫先生在歐洲設校發展中醫藥教育的理念:
「本人有幸由台灣來到此美麗的歷史名城,參加『立夫國際中醫學院(歐洲)開校學術研討會』,非常感謝董事長施百克教授的悉心安排。
施百克教授擔任中國醫藥學院的榮譽教授已超過十五年,並自一九九三年開始擔任「立夫中醫藥學術獎」委員會歐洲委員會的召集人。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中國醫藥學院與德國中醫研究所簽署了學術交流協議書,根據此協議書,共同創立「立夫國際中醫學院」。
何以在Freiburg設立德國或許是歐洲第一所中醫學院。此應屬世界醫學發展的潮流使然,因為傳統醫學尤其是傳統中醫藥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傳統的中醫學和現代的西醫學,從歷史的觀點來看,其發展的過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醫學系統,但是兩者並不相悖,因為醫學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文化背景蘊育出不同的醫學是很自然的事。最重要的是兩者的終極目的都是為病人解除病痛,維護人類健康,是中西醫共同的願望。百餘年前西醫東漸,逐漸成為亞洲各國醫學主流。多年以來中、西醫之間一直存在著爭論和相互排斥。西醫認為中醫不科學,而事實上,長年經驗累積蘊育而成的中醫學是不折不扣的科學。中醫有六千餘年的歷史,救人無數。我常常說「救人無囿於中西之分,為學應盡明古今之道」,多年以來倡導中醫現代化、中西醫一元化,迄至目前,我的呼籲已逐漸為中西醫所接受,成果也慢慢浮現了。作具體的就是表現在「立夫中醫藥學術獎」上,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創設了此獎,自從一九九四年頒發了第一屆、一九九六年頒發了第二屆、今年四月頒發了第三屆立夫中醫藥學術獎、中醫學、中藥學和針灸學獎的獲獎人分別來自世界各國家地區,包括中國大陸、台灣、美國、日本、歐洲(瑞典)、加拿大等。說明世界各國家地區很多科學家都在從事中醫、中藥、針灸的研究,而且成果斐然。
我很樂觀未來會有更多的中、西醫攜手研究傳統中醫藥,貢獻人類健康。在此特別祝福「立夫國際中醫學院」發展、茁壯,培養出更多精通中、西醫學,樹德兼備的良醫服務人類。六月二十四日有立夫國際中醫學院的啟鑰式。在德國中醫研究所圍牆上為立夫國際中醫學院新開的立夫門,由陳立夫先生率先走過,象徵通往歐洲中醫教育歷史的第一步。
我們在立夫逝世十週年的今天,我希望大家能共同合作,針對「立夫獎」能繼續推動成立的意義與價值。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陳立夫先生的中西一元化將成為未來醫學的新主流

陳立夫先生的中西一元化將成為未來醫學的新主流
   2002 年鳳凰衛視主播劉海若女士在英國發生車禍,英國醫生宣布腦死。後送回大陸北京宣武醫院,主治醫生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挽回了她的生命,也恢復了健康。2002 年SARS 肆虐,國際社會大恐慌。大陸用中西醫結合防治,取得優異的成績受到WHO 肯定並於2003 年立項深入研究。2009 年H1N1 新流感來襲,造成全球生命、財產重大損失。中國大陸除了用西醫藥防治方法以外,衛生部也公布了用中醫藥來預防及治療流感的處方,提供給醫藥機構和民眾參考使用。獲得了良好的成效。2010 年大陸流感重症有7123 例人,死亡病例為147 名。對14 億人口的大國而言,這種防治瘟疫性傳染病的好成績令國際社會都矚目和不解。足見中醫藥對瘟疫性傳染病的防治有十分獨到之處。近年來,國際上大範圍的國家或地區,腸病毒(手足口病)肆虐,而西醫對腸病毒治療方法並不突出,一般大多只能採用支持性治療。而屬於中醫瘟症範圍的腸病毒,台灣從2000 年至今歷經10年,有千餘家的中西醫學中心、醫院、診所用中藥醫治臨床應用至少超過數十萬人次的病童,獲得有效的治療及良好的預後。20 世紀現代醫學在國際上快速發展,許多難治病常見病也得到有效的防治。例如,外科手術、器官移植、功能性人工器官置換、微生物學、基因工程研究…等,多有尖端傑出的表現。西醫確實成為眾所認同、國際唯一主流醫學地位。但是西醫也有許多力有未逮之處,例如:瘟疫病毒性傳染病、過敏性疾病,就不是特別突出。而這些西醫的不足,正是中醫的強項-中醫藥對上述疾病可以快速有效的防治。西、中醫也有許多可以互補不足、合作治療的疾病。例如,中西醫合作治療癌症、帕金森氏病、或預後養生的合作,阿茲海默症、運動神經元疾病,中西醫聯手攻克難關的希望可能比單純只採用西醫或中醫治療要來得樂觀中西醫學各有所長,也各有不足。
數十年前,陳立夫先生即提倡中西醫結合治療,以今日國際醫學多元發展態勢來看,中西醫合作成為中西醫一元化是必然趨勢。我們對陳立夫先生的遠見卓識不禁萬分敬佩和景仰。中國傳統醫學對洋人世界來說,是神奇的、具有想像空間的醫術,也是期望中尋找治病的機會之窗。但是就像在澳洲洋人社會,一瓶枸杞水,賣的價錢是台灣市場的10 倍。推銷員說: 「這瓶枸杞水是中國的維他命。」就讓他們趨之若鶩,瘋狂的購買。洋人世界是中醫、醫學生技產業的大藍海。時勢造契機,近年來,中國大陸快速崛起,而最具形象代表之一就是中醫藥。從中國針灸醫術30 幾年來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大的關注和被大量應用,筆者認為趁此好時機,兩岸中西醫學界應攜手合作、精選中醫強項行之有效的典型案例,擇精宣傳作為國際醫學宣傳的突破口,不斷推出中西醫結合治療難治之病的成功案例,臨床先行、理論後述,造成影響力。可以預期現代化的中國傳統醫學必然會像西醫在世界的影響力一樣,成為國際醫學的另一主流醫學。中醫藥的產品、醫學服務、醫學經營資產收益,將會難以估計的倍數成長,和服務全球更多的人群。而中華優良文化也必會隨著中國傳統醫學的實用性傳到國際主流社會千家萬戶,確實實踐立夫先生所述:救人無囿於中.西醫之分,為學應盡明古今之道!


----------本文摘自中國醫藥導報2011年3月號第3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