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

如何保護你的眼睛—多攝取含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素的蔬果

本人的經驗年過五十,視力就逐漸衰退,本人的保養方法,每天服用千里見(中天生物科技公司製造)及本人的滋腎增視經驗方,快者一個星期就可以收到進步的效果。底下有一則有關如何保護眼睛的新聞,我認為很有參考價值,故將其部分摘錄,與大家分享:
日常面對夏天烈日強光,不少人會戴起太陽眼鏡擋住紫外線,但是除了紫外線對眼睛會有傷害之外,在可見光中還有一種高能量的「藍光」,對眼睛視網膜有更大的殺傷力,這就是近期在國際廣受討論有關藍光導致視網膜黃斑部病變議題。尤其是對於換上人工水晶體,喪失抵禦藍光功能的白內障患者,如何在植入人工水晶體之後,還能兼具隔絕藍光,保護視網膜黃斑部的功能,就顯得格外重要。
眼科專家指出,人類的眼睛具有過濾紫外線與藍光的能力,但隨著年齡增長,眼睛水晶體會逐漸變黃,因應藍光對眼睛的危害,特別是50歲以後,水晶體變黃最明顯。
光線中人眼可察覺的部分稱為可見光,但包括紫外線在內的不可見光,是人眼無法察覺,尤其是藍光證實對眼睛會造成嚴重傷害,因為藍光最靠近紫外線,能量最高的部分,波長介於400~500nm之間,暴露在藍光下容易造成眼睛傷害,特別是引起黃斑部病變。
藍光普遍存在於生活中的照明設備及電腦螢幕射線,打電腦宜配戴黃色濾光鏡片, 可避免藍光傷害,又能降低眼疲乏。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皆是常見的老人眼疾,兩者可能同時併存,黃斑部病變原因眾多,但以「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居多。老年性黃斑部初期症狀與老花眼或白內障纇似, 容易被忽略而延誤治療。 眼科專家建議患者不妨從食物中攝取葉黃素(Lutein)和玉米黃質素(Zeaxanthin),這兩種黃色的色素,可以濾除掉可見光的藍色光,人的眼睛含有高量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素,這兩種元素是人體沒法製造的,必須靠含葉黃素的植物來補充,若缺少了這兩種元素,視網膜黃斑部就容易受到藍光以及紫外光的傷害

葉黃素普遍存在於一般綠色蔬菜和水果中,如甘藍、菠菜、綠花椰菜、香菜、南瓜及碗豆等,而中藥枸杞之所以有明目效能,以往皆不知其因,根據近年來的科學研究,其含有大量的玉米黃質素,答案始揭曉。白內障手術後配戴黃色的鏡片,也可收到防止藍光傷害的功效,對於白內障患者而言,可以多一項選擇。(部分資料摘自花蓮醫院眼科主任陳安平 )

做人較有機會成功的原則與方法

這篇文章由柯小姐E-MAIL給我,文章內容提及如何學會成功「做人」,我閱讀之後深感認同,並體會很多並覺得很有參考價值,故將其部分內容摘錄與大家分享:

到底做人有沒有規範與章法呢?有沒有依循的教本呢?我適巧獲得一位好友的文章,說到:掌握許多細節,就有機會成功「做人」,以下原則與您分享:
1.長相不令人討厭。
如果長得不好,就讓自己有才氣;如果才氣也沒有,那就總是微笑。
2.氣質是關鍵。
如果時尚學不好,寧願純樸。
3.與人握手時,可多握一會兒,真誠是寶。
4.說話的時候記得常用「我們」開頭。
不必什麼都用「我」作為主語
5.不要向朋友借錢。
6.不要強迫客人看你的家庭相冊。
7.與人搭計程車時,請搶先坐在司機旁。
8.堅持在背後說別人好話。
別擔心這好話傳不到當事人耳朵裡
9.有人在你面前說某人壞話時,你只微笑。
10.自己開車時,不要特地停下來和一個騎自行車或機車的同事打招呼。
小心人家會以為你在炫耀?
11.同事生病時,去探望他。
很自然地坐在他病床上,然後..........回家再認真洗手。
12.不要把過去的事全讓人知道。
13.尊敬不喜歡你的人。
14.對事不對人;對事無情,對人要有情;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15.自我批評總能讓人相信,自我表揚則不然。
16.平常不要吝惜你的喝彩聲
17.不要把別人對你的好,視為理所當然,要知道「感恩」。
18.別只講不聽,結果亂成一團,要學會「聆聽」。
19.尊重警衛、工友及清潔阿姨等看似不相干卻默默幫助你的人。
20.隨時隨地不吝惜你的掌聲和真誠稱讚。
21.有時要明知故問:你的鑽戒很貴吧!
有時,即使想問也不能問,比如:你多大了?
22.話多必失,人多的場合少說話。
23.把未出口的「不行」改成:「這需要時間」、「我盡力」、
也可以說「我不確定」、「當我決定後,一定會給你打電話」........
24.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歡你,那是不可能的,讓「大多數人」喜歡你,就已
經是成功的表現。
25.當然,自己要喜歡自己。

很感謝寫這篇文章的人,大家閱讀之後如有同感可將其內容傳送給你的好友,未嘗不是功德一件 。

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未來發展何去何從!?

民國98年7月27號上午十點: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召開「研究所未來發展諮詢委員會」,邀請全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中醫藥學會、中國鍼灸學會、中華中醫學會、台北市中醫師公會以及全國中一要資深中醫藥界的代表共聚一堂共同討論: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未來發展方案。經李所長德章經過半個小時的詳細簡報,大家一致認為研究所的全體同仁工作非常認真,由於經費及人力的不足,使他們無法完成創所的宗旨,與會者皆給研究所的同仁鼓勵,並答應要全力支持他們,並作出以下的決議:
一、反對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目前使用的大樓無償撥用予陽明大學。
二、依照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6月份召開之自我評鑑會議中委員建議,積極
向 中央爭取提升該所為獨立之國家級中醫藥研究院。次為併入中央研究
院。以期跳脫定位長久紛擾。
三、協助向政府部門爭取給予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之研究人力及經費之充分
支持。
四、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納入「中國醫藥臨床療效評估」研究。
可朝西醫無法治癒的疾病、西醫治療副作用大及西醫成本高的疾病為
研究方向。

台灣濃縮中藥的臨床應用與未來展望

一般民眾的醫療尋求程序,依序為:有病先找西醫診斷治療;如療效不確或發生不良副作用時,再轉看中醫吃中藥;如對中西醫的治療,其療效不滿意時最後才會去求助神明,以期最後能有奇蹟發現。過去的三十年,台灣中醫藥的發展一路走來相當坎坷。中醫藥未來的發展如要更穩固,要優先處理當前的問題:
1.台灣中醫藥在經濟上的產值太少
2.中醫藥的臨床療效尚未被證實。

所以中醫藥的地位目前在台灣尚未穩固。台灣大學醫學院的資深教授宣稱:「透過臨床療效評估中醫藥,能否證實哪些病西醫看不好而中醫能看好的?如果能夠證實,他們就可以正式安排學生學習中醫藥的課程,並在台大附設醫院正式設立中醫部為民眾看病。」所以我們中醫藥界往後的努力目標,要優先針對:
1.目前西醫療效較差,而中醫認為可以治好的疾病。
2.西醫療效雖好,但治療會產生副作用的疾病。
3.西醫療效很好,但醫療費用昂貴的疾病。
優先考慮進行評估的疾病,包括:
1.中國人常見疾病:肝病(B型、C型、肝硬化、肝癌等)
2.未來世界潮流所重視疾病:
(1)2020年全球疾病負擔前四位:
缺血性心臟病(IHD)、憂鬱症、腦血管疾病、慢性病阻塞性肺病(COPD)
(2)骨質疏鬆症、老年性癡呆症
3.癌症輔助療法:
(1)增強抗癌西藥的療效,減低副作用。
(2)改善生活品質,延長壽命。
4.具有特殊療效的疾病:
  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神經退化性疾病(罕見疾病)等。
台灣推行濃縮中藥起源於西元1963年,順天堂藥廠與日本長倉製藥技術合作,自日本引進最新中藥濃縮製造技術,開始製造濃縮中藥並帶動製藥廠製造濃縮中藥的風潮,勝昌製藥廠於西元1966年開始製售濃縮中藥。
本人臨床看病使用濃縮中藥已超過三十五年,發覺濃縮中藥對於很多疾病的治療既方便又有效,如:眩暈嘔吐、虛寒性咳嗽氣喘、便秘、睡眠障礙、蕁麻疹、乾眼症、過敏性鼻炎、腸胃氣脹、小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痔瘡、口腔炎、心悸、頭痛、胸痛、消化性潰瘍、頻尿、咽喉痛、痤瘡、月經異常、感冒等,對病人皆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一直建議要透過臨床療效比較研究,以證實中醫藥的優越性與獨特性。當然針對有些疾病,濃縮中藥若能配合生物科技產品或西藥的合併治療,其療效會比單獨使用濃縮中藥更加美好,這將是臨床中、西醫師的另外一個重要課題。

2009年8月5日 星期三

老年人的遺憾----「最多的就是錢」

這是一篇刊載在《蘋果日報》真實故事的自白(2009年07月15日蘋果日報)。我看了有很大的感觸,故將其摘錄與大家分享:

若不是他自我介紹,我猜想不到在我面前的這位70幾歲的長者,曾是香港上市公司的大老闆。60歲的老伴去世後,他決定回到老家台灣度晚年,我覺得納悶,他的3個兒子分別住香港、加拿大及美國,怎麼不選擇這些地方,讓兒子方便照顧?

人有三老,全憑運氣

他回答:「兒子長大,有他們的人生。與其選擇在哪幾個國家居住,我還是得一個人住,那還不如回台灣,有熟識的親戚、同學可以聊天。6年前,我找了住加拿大的兒子吃飯,並告訴兒子我想回台灣。兒子問:『那你在蒙特婁的房子給我好不好?』我回答:『再想想。』從那時起到現在,這兒子連一通電話也沒有!所以人要想開,伴侶、孩子都不能強求,人只要清楚自己要過什麼樣的日子就好,不要一輩子辛苦,就為了留房子、金錢給孩子。你看!我最多的就是錢!但只是一句話,家人就不相往來。」 一段孤獨心涼的遭遇,並沒有打敗他的活力,他回台後在教會當志工,教小朋友念書、寫字,他笑著告訴我:「我在教會裡,有一堆孩子叫我爺爺,不是也蠻好的嗎!我有兒子,就像沒兒子一樣,沒給他們機票錢,他們也懶得回來看我;人有三老,一是老伴,這完全憑運氣,若老伴不好相處,只是徒增煩惱;另一是老友,但即便是老友,萬一意見鬧僵,幾十年的友誼也沒有了;我們唯一可以自己掌握的老,就是老本,身邊有夠用的錢,把自己的身體顧好,不用靠別人,就活得自在。」

在農業時代,家人總是大家住在一起彼此互相照顧,曾幾何時變成家人難以團聚,以享天人之樂,這個社會您說是進步呢?還是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