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9日 星期日

喝茶的好處

喝茶的好處
一、飲茶的歷史簡介
飲茶具有保健防病、延年益壽的作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飲茶的良好習慣。唐代陸羽著過『茶經』三篇,所以賣茶的人奉他為茶神,因此有人說飲茶始於唐朝。事實上,茶葉在我國應用於醫療上也很早,『神農本草』(大約成書於西漢,即公元前二O二年至公元五年)中云「味苦寒……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神農食經』中亦云:「茶葉利小便、去痰熱、止渴、令人少睡……」。

又云:「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茶的性味及作用: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作用:
1.有消食下氣、瀉熱清神、明目益思、除煩去膩、祛暑止渴、利尿解毒的功效。

2.茶葉含有芳香油能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增進食慾、清除胃中積垢之功。
3.相傳「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4.可抑制和預防癌細胞的產生,據統計茶區的人很少患癌症。

5.對於老年人的脾胃虛弱、頭昏目暗、記憶減退,經常飲茶,能幫助消食去膩、提神醒腦、降火明目、寧心除 煩。夏季常飲茶,有防治腸炎、痢疾等疾病的作用。
6.因含有維生素C與維生素P,對增強人體血管壁的彈性機能、防止血管硬化、腦充血等,均有一定的效能。

三、茶葉的種類:
茶葉的分類,係根據其製法和茶葉的品種而定,主要可分為四大類:
1.綠茶  ── 不發酵
2.烏龍茶 ── 半發酵
3.紅茶  ── 全發酵
4.緊壓茶 ── 僅為少數地區民族所樂用

從醫學角度來說,綠茶性質偏涼,消炎解毒的功用較好;紅茶經過發酵,性質偏溫,有溫胃止瀉和幫助消化的效能;半發酵的烏龍茶介在綠茶和紅茶之間。因此,解毒消炎喝綠茶為宜,溫胃止瀉喝紅茶較適合,半發酵的烏龍茶可供日常飲用,緊壓茶則為少數民族調和乳酪之飲料,有幫助消化及消脂肪之功。

四、飲茶的時間:

飲茶的時間以白天口渴疲乏之時,工作休息之餘為宜。古人還主張飯後用茶漱口,既可去煩膩又不損脾胃。然飯前或剛用過飯時不宜飲茶,乃由於茶葉中所含鞣酸遇到蛋白質會凝固成顆粒,影響消化吸收;飢餓時亦不宜飲茶,因為茶能促進胃的蠕動,使血管擴張增加饑餓感,並使胃酸增多;睡前不宜飲茶,因為茶內的咖啡因、茶碱、柯柯碱都有興奮作用,會影響入睡,且茶碱有利尿作用,會造成夜尿過多,影響睡眠。

五、飲茶的副作用:

飲茶過量或濫飲、強飲對人體有害,如每天喝一升以上的茶水,可能會出現維生素B1缺乏症,這是因為鞣酸會與維生素B1結合,使其含量下降。勉強飲茶可能增加胃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咖啡因會增強胃液分泌,所以胃潰瘍病人不宜多飲茶。

六、那些人不宜多飲茶:

1.發高燒的病人服退熱藥時,不宜飲茶,因茶碱能提高體溫,有抗阿司匹林作用。

2.高血壓、心臟病、產婦、習慣性便秘的人不宜多飲茶。因茶有升高血壓、加快心跳、減少乳汁分泌以及收斂的作用。

七、服用哪些藥物時應忌茶:

據「本草綱目」記載,服用土苻苓時不能與茶同用。服用中藥人參、黨參等補養藥及西藥奎寧、鐵劑、麻黃素、阿托品等時,不宜用茶送服,以免減低療效。此外,以不飲用涼茶和隔夜茶為宜。茶葉不應與韭同食,『壺居十食忌』載:「苦茗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身重。」,『本草綱目拾遺』又載:「換癆損得失血過多之人,腹胃必寒,最忌食茶」。

八、結論

1.飲茶有幫助消化、解除油膩的功效,吃過多脂肪、身體肥胖者,飯後喝茶為宜。宋代有一句諺語說:清晨一杯茶,餓死賣藥家」主要還是對多吃油膩的人而言。

2.茶葉含有微量的氟化合物,長期喝茶或每晚臨睡前用濃茶漱口,可以防止蛀牙。茶葉含有單寧,凡肉食在齒間,以濃茶漱口,可使肉絲收縮,不必用牙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