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西醫的觀點,便秘的常見病因有:
1. 飲食原因:食物中纖維攝取量不足
2. 代謝異常
3. 口服藥物所造成:如
(1)接受鴉片類藥物的治療
(2)三環抗憂鬱劑的藥物TCA(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3)抗膽鹼性藥物(anti-cholinergic agent)
(4)口服鐵劑、鋁制酸劑、
(5)刺激性緩瀉劑
(6)服用5-HT3(5-hydroxytryptamine) antagonist
4. 神經性病變:如糖尿病神經病變所造成
5. 心理因素:壓力與情緒,上班族工作太忙碌,以致沒有時間上廁所大便而
造成便秘
6. 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常見的徵狀如下:
腹瀉:發生的非常緊急,在飲食後更嚴重。
便秘:會造成病人很不舒服,病人覺得費很大的力氣,仍然解不乾淨。
有時腹瀉,有時便秘。腹部常脹氣。糞便上有黏液。腹痛或絞痛,但是在
排便或放屁之後獲得緩解。噁心、胸痛、消化不佳等胃病徵狀。
二、西醫對於便秘的主要治療方法:
1. 補充食物性的纖維(Fiber supplements)
2. 服用軟便劑(Stool softeners)
3. Newer prescription drugs
4. 高滲性瀉藥(Osmotic laxatives)
5. 刺激性瀉藥(Stimulant laxatives)
三、從西醫的觀點,吃哪些食物對便秘有幫忙?
1、食物纖維(活化大腸蠕動,加速食物移動,糞便早日排出):
薯蕃、紅蘿蔔、香菇、金針菇、蒟弱、無花果、蘋果、香蕉
2、黏性食物(讓食物緩慢進入消化道,防止血糖急速上升):
含多醣類具有整腸消除便秘作用,如味噌、石花菜、髮菜、蘆薈、葉肉、蘋果。
3、芝麻(清潔腸道 可有效預防大腸癌):
含優質a Linolenic Acid 的食物纖維,利用亞麻仁成份清潔腸道。
4、維生素(運用維生素營造有益菌環境):
維生素B群,如: B1、B2 -有益腸道蠕動,維生素C -增強免疫力維生素,E -調整控制腸道自律神經。
5、乳酸菌(具備自然治愈力):
預防癌症發生,提升腸道免疫力,促進肝功能活化,降低膽固醇
6、發酵食品(具有整腸,提昇免疫力,降低糞便氣味優點):
納豆,味噌,紅葡萄酒
7、比菲德氏菌(乳酸菌一種,讓你的腸子活起來):
乳酸菌分解碳水化合物(澱粉),使醣類發酵,並製造乳酸,醋酸,有效抑制有害菌活動,抑制腸內腐化,合成維生素,提高免疫力。
8、寡醣(是益生菌的營養,並可增加益生菌 和保持腸內清潔的低熱量醣類):
含在大豆、洋蔥、香蕉。增加比菲德氏菌,糖份不易被吸收,不增卡洛里,不會使血糖、胰島素上升。
9、 啤酒酵母(可促使碳水化合物變成有能量的B群,並能產Glutathion 抗自由基):
含豐富纖維素,清潔腸內作用,含氨基酸,B群,抗自由基。
四、從中醫的觀點來看,常見的便秘族群有哪幾種?
1.妊娠期婦女:
中醫認為婦女受孕後身体處于陰血虛陽氣偏亢的狀態;導致大腸失其滋潤,而出現便秘乾結。治療應以養血潤下為主,不宜妄投苦寒通下之藥,徒傷中氣。
所常用藥:生地、熟地、生首烏、當歸、白芍等滋陰養血潤燥 ;柏子仁、火麻仁滋補陰血,潤腸通便。
2.吸煙者:
煙塵性燥,易傷陰津,肺為嬌臟,燥熱傷肺,肺與大腸相表裡。
常用:杏仁、蘇子、萊菔子、瓜蔞仁宣肅肺氣、潤燥滑腸。
3.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
由於抗膽鹼作用藥物使腸蠕動減慢。患者便秘時常表現出煩躁不安,有的患者還會因此使精神症狀加重。
4.愛吃肉類及辛辣厚味者(實秘):
症狀 :大便乾燥,面赤身熱,惡熱喜冷,口乾,小便黃赤。
辨証 :胃腸積熱,腸燥便結。常用麻子仁丸
5.緊張或情緒抑鬱者(氣秘):
症狀 :大便乾結,排出不暢,伴脘腹脹滿,每於情緒不好時便秘加重。 辨証 :氣機鬱滯,傳導失職。常用方為六磨湯。
6.中青年女性,伴內分泌失調(血瘀秘):
症狀 :大便乾,甚者似羊屎球,或便秘久治無效,伴痔瘡 ;女性可有月經不調,面黯 ;舌質紫暗有瘀點 。 辨証 :瘀血阻滯,大腸失蠕。
常用方為:血府逐瘀湯加減。
7.大病、久病、長期臥床、老年人手術後(氣虛秘):
症狀 :大便多日不行,如廁強努乏力而汗出,氣短,便質一般不乾結。 辨証 :肺脾氣虛,傳導無力。
方藥 :補中益氣湯。
8.貧血、大失血、婦女產後之人(血虛秘):
症狀 :便次基本正常,大便燥結如球,伴面色無華,頭暈心悸,眠差。辨証 :血虛津少,腸道失潤。
方藥 :潤腸丸加減。
9.老年男性(陽虛便秘):
症狀 :便質未必乾,但大便艱澀,難以排出,畏寒肢冷,小便清長,腰痛。辨証 :脾腎陽虛,運化無力。方藥 :右歸丸加減。
中醫治療便秘的特色還在於能夠與五臟功能相結合,藉由調和五臟的功能來達到大便通暢的效果。如前所述,便秘的根本在于大腸傳導失常,但大腸的生理功能與其他臟腑的關係非常密切,如肺的宣發肅降、肝的疏泄條達、脾的轉輸運化、腎的溫煦濡養等,所以說,治療便秘的方法必須注意到大腸與其他臟腑的關係,絕不僅是一種便秘的問題而已。
中醫除了內服藥物以外,尚可用針灸與按摩來加強療效,針灸方面可以應用的穴道包括足三里、天樞、三陰交等。臨床治療時,針後有的患者即刻可得到增強的腸鳴音。另外亦可選用大腸俞、支溝、上巨虛等。艾灸方面主要用于虛秘,可選用脾、胃、大腸俞、三陰交、足三里、天樞等,方法用艾條溫和灸,每次選4~6穴。也可用拔罐療法,取大腸俞、小腸俞、左下腹,拔罐15分鐘,每日 1次。此法適宜虛性便秘者
總之,便秘並非是一個單純的問題,如果長期使用瀉藥來求得通便的效果更可能造成腸粘膜或粘膜神經的損害,使得藥效逐漸失效或產生依賴性,如果能在排除大腸器質性病變之後,加上中醫體質調養的觀念,除了可以達到排便順暢的目的外,更可以合乎健康養生的原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